【流行文化】:愈來愈MEME 闖進全球首個MEME MESEUM
24.7.21【流行文化】:愈來愈MEME 闖進全球首個MEME MESEUM
美國相簿網站Imgur有一句Headline:The magic of the internet. 相信 Meme(迷因)便是網絡帶給我們最有風趣幽默的魔法。要辨別一個人是否知曉 Meme 文化,觀乎他/她讀 Me+Me 還是 Meme 都已經足夠。
有人認為 MEME 只是一小撮人的小眾玩意,難登大雅之堂,離開網絡更如同魚兒離開水,難以過度至三次元。事實真的如此嗎?最近 K11 Art Mall 有一個「MEME」實體展,將爆紅惡搞MEME圖將由線上搬到線下,結果開幕幾天都大排長龍。到底Meme的魔力係邊?
走進「MEME」實體展並非易事,尤其展覽食正年輕觀眾文化,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啜核MEME圖,可以是燦神,可以是發哥,也可以是《旺角卡門》中的學友。當日筆者前往時,展場外就出現難得一見的人龍(以文化性質展覽來說),有意觀展的朋友要做好準備。
甫踏入展場,便是一個迷幻的粉系霓虹燈空間,後面是寫有 MEME MUSEUM 的霓虹燈牌,幾乎每5秒就有觀眾上前合照打卡,盡情滿足大家重新將MEME的衍生物由線上搬回線上,生生不息。一旁的玻璃櫃內,放有幾部自我運轉的電腦,按實玻璃上的按鈕,即會觸發機關,敲打鍵盤,模擬出一個MEME的生成過程。
設計今次展覽的朋友說,展場採用未來感的設計,同時亦帶有一點的工業風,是希望營造出一個小小的MEME工廠,暗示每個年代中每一幅MEME圖的生成都是需要原材料和技術才能「生產」出來。有趣的是,這個未來MEME工廠營運無需人手,由開首的幾部MAC部,到佔了展場內幾乎一半空間兩條運輸帶,都是全自動化運轉,觀眾站在展場內,其實會有一種默默觀看,等待被不同而新穎的資訊餵食(Newsfeed)的感覺,一併將我們「轆IG」的行為具現實化出來。然而,人在MEME生成上真的是多餘的嗎?
展覽最終頭的角落,有兩信屏幕輪流播放MEME圖,據知圖片全為UGC作品(User-generated Content),亦即是觀眾就今次展覽而設計並投稿的MEME圖。輪流放映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一張MEME圖的誕生,並非由一位大藝術家用巧奪天工的手法設計出來。相反,很多時都是一種群體對潮流文化的回應和指涉。MEME圖的創作是集體性的,當中真的將圖片製作出來的「作者」參與度未必很高,反而是將MEME圖加以運用、二創、改遍甚至是嘲笑揶揄的網民,才是創作的最大推手。
不時見到有品牌想在網絡營銷上打入年輕人市場,強行硬銷玩MEME,結果令全場靜過太空。「潛水勿O嘴」的肉酸案例比比皆是,其實也反映了MEME圖不同於「搞笑」,MEME圖好笑在於夠Mean夠賤,亦要緊貼文化脈絡、當下的網絡生態和網民語言,太正路或太有目的性,MEME自會失民心,傳播力亦會大打折扣。
「MEME」實體展號稱全球首創,聯同香港品牌 9GAG 聯合策動,令人聯想起歐洲那種甚麼古怪事物都可以籌組成博物館的主題展覽,趣味盎然,吸引大批觀眾實地參與,從線下Hit返線上。單是一部讓你成為「MEME圖主角」的貼紙相機,要付款參加都仍然大排長龍,足見MEME圖的影響力。
最近坊間有店舖重新帶起「Yes卡機」的熱潮,無獨有偶,今次《MEME實體展》亦有幾部「Yes卡機」供大家扭出「MEME卡」(已完售)留念,加上場內睇MEME圖之餘,還要同一張張實體MEME圖合照的行為,會否是大家渴求成為潮流一部份的心態反映呢?
潮語、流行語、MEME圖,不想與時代脫節,大可以從幽默感開始。
撰文:一樹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