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這幾天不要去尖沙咀--如果你跟我一樣,平日上班經已無比厭惡地鐵人潮,未聞歌樂,就已經被一連串年終企劃擊潰在地,號稱會快樂的狂歡派對也不過是另一場令你措手不及的社交舞會。那麼,待在家中安靜地釋放疲倦,無疑才是對得起這數天連假的最佳應用。 ...
作為本劇的女主人公,森山美栗一直都擔當著劇作的主視角。在新垣結衣的加持下,森山美栗的一舉一動都散發著惹人憐愛的氣息,即使她衝動犯傻,沒有一個角色或觀眾能對她動氣。沒錯,美栗看來就是這麼幸福的人。她被家人和朋友疼愛著,雙親不在話下,百合阿姨更是對她照顧有加,無論在財政上抑或感情上都給予相當體貼的支援,後期的發展都看得出二人亦親亦友的密切關係。美栗自身學業有成,考上心理學的研究所,即使仕途不順一度淪為無業遊民,都能遇上津崎平匡這個善解人意的僱主,找到一處能一展所長的歸屬。 ...
TBS冬季火九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終於本週迎來大結局,由首集的10.2%收視率平穩上揚,最終以20.8%高開收倌,加上片尾曲《恋之舞》掀起的現象級熱潮,無懸念成為本季最值得收看的劇作,再一次印證了金子文紀、野木亞紀子與新垣結衣這個黃金組合的強大影響力。 ...
講述家庭的電影是日本映畫界的一大主流,也都只有日本人,才能把平淡的生活描寫得如此溫馨動人,每每讓人在落莫中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港譯:Band友愛回家)是冲田修一本年度的新作,講述在東京成為莫西幹歌手的兒子睽違家鄉多年後,因為面臨奉子成婚而再度回到瀨戶內海的小島向雙親報告,卻意外發現頑固老爸患上絕症,最後決定留在島上,陪伴相識不相熟的老爸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上演一場既荒唐又溫情的小島物語。 ...
若要介紹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概都不能跳過台灣作家林凱洛。這位著名部落客喜愛日本、熱愛旅遊,希望兼顧藝術與旅行的夢想,就在2010年的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始落實,自此每屆藝術祭都從未缺席。後來凱洛把跳島旅行的概念編集成著作《小島旅行:跳進瀨戶內的藝術風景》,從中紀錄她漫長而札實的小島生活體驗,並以藝術愛好者的角度闡述她對島上藝術品的切身感受和理解,正好滿足深度旅行者的需求。 ...
里約奧運瘋狂洗版之際,其實遠在地球的另一邊,日本香川懸的瀨戶內海島群正舉辦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繼上回說過藝術展的前世今生,我們正式告別資料性的介紹,找來從瀨戶內藝術祭回來的旅人們,逐一訴說他們的島上故事。本回,就有攝影師Miss Bean。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辦短短6年,今夏就迎來第三屆,回首當初,其實是源於一個推廣活化島嶼的理想。2010年,四國的香川縣政府借鑑《越後妻有 大地の芸術祭の里》的成功例子,大舉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島上的老舊建築和自然風光為展場,配合瀨戶內海域獨有的人文風貌進行創作,促成了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活動的原意,是為了振興俊才流失、人口老化的島群,透過注入與自然共生的藝術,引導大家回歸自然之鄉,呼應「希望之海」的藍圖,並讓觀光文化帶動沉寂已久的本土經濟。 ...
2016年4月,基於一個心血來潮的想法,在沒有萬全準備之下,我毅然趕上往瀨戶內島群的尾班船,闖進這個三年一度、名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春祭期。猶記得當時尚未有從香港往高松的直航,深夜時分抵達關西機場後,我只能選擇從神戶開往四國的夜班船。 ...
有說,創作的關鍵就是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解構再造,尋找新的可能性。本回,藝術家 Ian Berry就借用時裝界的永恆定番丹寧為顏料,把不同款式和色澤的丹寧布重新剪裁,以拼布方式重新排列,一塊一塊堆疊成一幅優美的畫作。跳出顏料的框架,Ian Berry就運用丹寧布料本身的顏色和紋路來表達生活中的光影,重現出地下鐵路、深夜酒廊、極寒雪地、親密情侶等生活中的不同景色,而人物Portrait更是栩栩如生,認真藝高人膽大! ...
昏黃的霓虹燈和紅色燈籠交錯閃爍,隱身於窄巷弄的喫茶店茶香四繞,一旁並列著大眾浴場和小酒吧,轉身還看到紅色公用電話及古色古香的香煙舖,正當你以為誤闖進了昭和時代的電影片場,這裡其實是日本藝術巨匠村上隆位於東京中野百老匯的辦公室:甚蛾狼(Zingaro)。 ...
在我生活的小社區,最近多了很多外國人來擺攤,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相中這一區的謐靜,旺角、尖沙咀等地熱鬧歸熱鬧,人們卻只懂匆忙為口奔馳,沒有閒情逸緻留意身邊的小事物,回到住宅區,人處於下班休憩的放鬆狀態,反而較容易接觸與交流。 ...
年前第一次聽到《盲山》這部電影,是陪隨著禁片之名,與《活著》及《鬼子來了》等名作並列,在我的認知當中,通常這些禁片的共通點都圍繞著色情、暴力或鬼神之說,若以上皆非,就一定是太過真實,觸動到強國政治的敏感神經。今日再看,電影出奇地被完整放在Youtube上供公眾參閱,全片一刀未剪,一按即看,與早前設下的森嚴感覺大相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