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Countries and still counting | 巧遇世界旅遊家Serg Zyuzin

9.12.16


在我生活的小社區,最近多了很多外國人來擺攤,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相中這一區的謐靜,旺角、尖沙咀等地熱鬧歸熱鬧,人們卻只懂匆忙為口奔馳,沒有閒情逸緻留意身邊的小事物,回到住宅區,人處於下班休憩的放鬆狀態,反而較容易接觸與交流。

令我好奇的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們興起了以相片換旅費的籌款活動,輕裝、背包以外,帶上一些紙皮板,上面寫有幾句文法有點不自然的中文,簡單陳述自己的旅人身份,去過甚麼國家、旅程到了甚麼階段,放滿一地的相片,就是作為他踏遍世界的憑證。

他們通常都會採用自由定價的形式,有興趣支持他們的旅程、又或單純喜愛他們的攝影作品,都可以隨喜樂助,付上你認為合理的價格。這樣的做法,想是為了去除資本交易的商業味,令旅人與當地人的交流變得更純粹,這想法本來沒有甚麼問題,但作為「買家」,對於沒有標價的心頭好,有時反而感到迷惑與卻步。

特別是當買賣牽涉到形而上之價值及慈善性質時,買家對價格的考量就絕不單單在物件本身,而是對整個理念的意見回饋。看著一地的相片,相信大家都總能找出某些自己喜愛的風景和人物故事,問題是,我們應該給予多少相應的金額,作為對旅人、背包旅遊以及那個故事的支持呢?單論相片本身,沖印成本可以只是三數塊,但旅人千里迢迢遠道而來為我們送上這幀相片,以及背後隱含的人文故事,都是無價的福澤。這也是為何我寧願他們能為相片作一個合符情理的定價,免除大家有意支持卻又無從入手的困窘。


昨晚我家附近來了兩個俄羅斯人,一席對談下,才發現他們已旅行了超過一年多,過程中只有旅遊,沒有工作,到底是怎樣辦得到的呢?「我們學習Hitchhiking,一路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方,能省就省。」serg剛從日本回來,而他的伙伴就走南亞路線,兩人相識但分道揚鑣,最後在香港相遇。這是我第一次聽到Hitchhiking這個詞語,其實就等同我們常說的「順風車」,猜想就像電影一樣,在公路上舉起大拇指截車,在後車卡上高歌暢飲。現實中我一直都很想試,但從來都沒有放膽做過。我追問,那麼你們也應該試過Couchsurfing吧?Serg點頭。他們的經費不多,卻能實現長期旅遊,至今已去過46個國家 and still counting,一路上結識不同的朋友和伙伴,地上的相片也許看來羨剎旁人,但我想,浪跡天涯,旅程背後亦必有不少苦難與煎熬,少一點毅力也不能堅持下去。

很多人談到這類型的故事,就會不自覺地讚歎他們層出不窮的省錢方法,以及畫得滿色滿線的世界地圖。身在城市的我們,其實不必過於羨慕他人,這種挑戰底線的旅程並非人人適合,事前無法計劃、亦沒法保障健康,除了要沒有負擔家庭的前設外,更需要有捱餓抵冷的覺悟,Serg他們當晚的晚餐,就是一排生命麵包而已。縱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旅遊並非生活的必需品,若打著旅遊的旗號,就連交通、住宿等日常消費都仗賴異國他人的協助,又是否恰當合理呢?當人人都竭力去追求美好幸福時,一個來自第一世界國度的人來到第三世界,向從來沒有出國過,只能為口奔馳的勞動人民索求生活上的恩澤,又是否如我們想像中浪漫呢?我相信有一樣事情是國際通用的,那就是為自己負責。

本回故事主角之一Serg Zyuzin (左)
IG:travelsml

我喜歡聽別人的遊記,聽著就感覺能參與其中,成為故事的一員,分享感動。我很佩服Serg他們的才能與堅持,看他們外表年輕,該是大學畢業不久?「What do I do for a living? I am a bio-ecological engineer.」Serg慢慢收起滿攤相片,帶同一排麵包與冷藏火腿,趕上往梅窩的最後一班深夜巴士。

#traveling #Couchsurfing #Hitchhiking #IG #Postcard #sharing #lifestyle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