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導演李駿碩四月時的吹水紀錄】

映画 26.10.18
新晉導演李駿碩是近來媒體界爭相訪問的人物,隨著話題之作《翠絲》上映期日漸迫近,他上一套短片作品,亦即是2018年鮮浪潮開幕電影《吊吊揈》同時宣告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一時間,大家都很好奇,李駿碩到底是誰? ...

【眼球先食】令人食指大動的日本設計

藝術設計 26.10.18
上週四,筆者搶先看了27畫廊現正舉辦的【OISHII ART OISHII DESIGN 設計展】,說的是設計,但展覽很大眾化,名稱就用上日語在香港最為普及的【おいしい Oishii】 (好味道),展品大部份都是近兩年在日本熱賣的食品設計,簡單如零食、茶飲,平日遊經日本,隨意走進超市、便利店都找得到。這麼平民的日常食品,到底有甚麼值得好展覽共賞?如果你自問是「包裝控」,就會明白食品包裝有多好玩和吸引。 ...

【專訪 Anpu】聽著安溥的錄音,我漫遊南國

音樂 24.10.18
訪問安溥 Anpu(亦即是大家叫慣叫熟的「張懸」),是九月初的事。那時她已全面復出工作,匆匆來港幾日,密鑼緊鼓為十一月在香港的大型音樂祭做宣傳。數日後,我跳上往越南的飛機,平常訪問完都習慣火速把稿件寫出來,這次時間所限,只能帶著安溥的錄音軌上路。 ...

這位藝術家,最擅長將自己「玩壞」

藝術設計 11.10.18
Jon Burgerman,英國藝術家,如果你現在立即去Google他的名字,你會摸不著頭腦,難以分辦他到底屬哪一個派別。既有平面卡通插畫,又有實拍照片的塗鴉習作,更甚連自己都跑入作品之中,包括那名為 #Jon’sFamousFriends的改圖系列,笑爆網絡界。但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創作,都有著一些共通點:好玩、淘氣、歡樂。 一個如此「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大腦裡面到底裝了甚麼? ...

【劇評】《大叔之愛》:就只有我站在大叔一方嗎?

東瀛奇襲 11.6.18
我對《大叔之愛》的愛,主要來自大叔的愛到底有沒有被妥善對待。 ...

【影評】三個「不」:道盡《侏羅紀》電影系列方程式

映画 11.6.18
侏羅紀電影又Reboot,一隻隻恐龍生猛回歸,連朋友都笑說「怎麼搞得侏羅紀好像離我們沒有很遠。」(事實上是坐底1億4千萬年前的事)今集取名為《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 (Jurassic World : Fallen Kingdom) 》,延讀上集現代公園的設定,講述人類在 Play God 復活恐龍以後,如何面對往後無可避免「與龍同行」的全新世界。 ...

【港式共居雜談】嫌貨人正是買貨人?住屋上未必。

社會 31.5.18
日前拜訪銅鑼灣 Still House,工作結束,話題延續。由香港最「貴」的寧靜和空間,談到居住可能性,其實內核還是安身立命,人能將心安於何處,棲於何木。 ...

「北野藍」KITANOBLUE:重新認識北野武

一週好物紹介 29.5.18
他是作家、導演、演員、大學教授,他的身份很多,但他的名字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野武」。 香港人接觸北野武,很可能都是透過他的電影,以及個人風格極強的暴力美學,這位現年71歲的老爺爺,最近竟然迎來他的「職場第二生」,轉型殺入時裝界,推出個人時裝品牌「北野藍」KITANOBLUE 。 ...

新版《粉雄救兵》(Queer eye):死了都要美

社會 28.5.18
提得起《粉雄救兵》、講得出 Fab 5 這個字,證明你經歷過千禧年後那段美劇真人騷最黃金的時代。事隔15年,Being out (出櫃) 不再是一件頭版大事,而這部生鬼抵死又毒舌的節目亦正式宣告今夏回歸,找來全新的 Fab 5 五人組,繼續反轉你的世界觀,來一場品味 Makeover。 ...

【影評】《死侍2》:視死如歸的英雄異數

映画 16.5.18
無論你是不是英雄電影的擁躉,都不得不承認這個類型已經在全球電影市場殺出一條血路。Marvel Studio 十周年大作 Avengers《復仇者聯盟》強勢吸金,續集繼續以大堆頭陣容囊括所有不同口味的Super Heroes Fans,贏了票房,亦成為本月的話題之王,誰死誰活、誰缺席,觀眾不必入場大概都已被劇透得體無完膚。同為Marvel旗下的《死侍2》緊隨其後上畫,沒有炫目的特技與宏大世界觀,格局雖小但反而帶來不少驚喜。 ...

【影評】《擂台物語》:儘管努力了,人生也不一定能逆轉

映画 22.4.18
多麼掃興的題目。放在「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賽場上,卻又顯得殘酷地真實,幾乎「駁唔到」。 《100円的愛》的導演武正晴,餓了影迷三年,本年終於拿出新作《擂台物語》。又是拳擊,主角又是廢柴,坊間不免將兩部作品相提並論,有說這是延續《100円的愛》式的有血有淚拳擊故事,鏡頭聚焦比小人物還要來得微不足道的廢柴,打出熱血沸騰的奮鬥傳記,只是由她換成他,由無業遊民換成落泊小生演員,至於掙扎、奮鬥繼而看破的劇情骨幹,看多了日劇的觀眾,自會發現隱隱有一條公式串連著。 ...

【影評】《方寸見人心》:尷尬就對了

映画 23.2.18
今屆奧斯卡名單公佈多時,大家應該都將《廣告牌殺人事件》、《忘形水》及《以你名字呼喚我》等大熱看得七七八八了吧,好不好看,媒體早已「講到爛」,相信大家亦心裡有數。今次不如換個緯度,來看看角逐「最佳外語片」的瑞典電影《方寸見人心》(Square)。 ...

問世間垃圾為何物

社會 17.2.18
香港無牌攤販賣的舊物,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非貼身)書籍、唱片、古玩、音響電器、家具、單車、老翻四仔 (貼身)衣物、鞋、床具 (入廚類)杯碟碗筷、烘焙機、榨汁機、電飯煲 (食入口)快將過期的食品、賣剩以及來歷不明的食材 如果這是一個由上至下,對二手物接受程序的排序,你自問能接受到哪一層? ...

【本地攝影遊】向大自然學習辨色辨識

旅行 9.2.18
若不是因為Facebook,也不知道原來這麼多人喜歡研究顏色。奈何眼看總是未為真,顏色分類又太刁鑽細密,才會鬧出客戶要求「白色要再白一點」等笑話出來。精益求精的設計界,相傳會直接以RGB Color Code溝通,常人如你我,不妨拿著相機,親身踏進山水叢林中向大自然學習辨色辨識吧。 因為工作關係,我來到香港人熟悉的新娘潭,並非為了考證都市傳說,而是看看連外國人都讚不絕口的香港郊野,到底蘊藏著多少顏色秘密。 採訪當日天氣晴朗,氣溫難得在日照下回升,幸運地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颯颯秋意。我們從新娘潭出發,途經烏蛟騰村、犁三古道和三椏村,時間許可的話其實還可一路走入荔枝窩,這條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靠海處有一風水林,生態圈內棲息著不少珍貴的海洋動植物,讓眼睛在飽覽綠茵原林後,獲得碧海藍天的釋放。 ...

【大叔研究所】當我們談論大叔時,我們說的到底是甚麼?

社會 8.2.18
最近同僚大篇幅撰文討論香港的大叔熱潮,明查暗訪城中好貨,又訪問了女士們眼中的大叔印象,務求為永遠都連帶著中年危機的佬們扳回一城。「何謂大叔先?甚麼才稱得上潮叔?他都算大叔?應該已是伯伯吧!」平日只有零星敲打鍵盤聲的辦公室,驟然因為「大叔」二字,而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宗教戰爭。 ...

不是散紙包,是口金包啦!

一週好物紹介 6.2.18
台南號稱「台灣的京都」(雖然此說法在今年1月號的《薰風》雜誌中有新的詮釋),曾經在台南生活過,筆者認為兩者最大的共通點是對歷史的敬重、對傳統的珍重、對舊物的惜物之情,有歷史自然有故事,有故事時,再平凡的事物都會散發出瑕不掩瑜的耀眼光芒。 ...

【一週好物紹介】極簡主義填色本

一週好物紹介 16.1.18
離開校園,才發現親手書寫是一件壯舉。本回就來談談治癒系填色冊。 ...

不懂放空的女人

社會 16.1.18
在這個Arty-farty的商業世界,藝術要好必先要價值連城,沒想到現在連放空都昂貴得要大把鈔票才能實現。 最近拜訪了位於尖沙咀的漂浮式水療中心,其中酷似電影道具的Isolation Tank注滿高濃瀉鹽,人泡在其中會自然浮起,從而感受太空般的無重狀態,達至深層休息和冥想。 中心老闆娘 Daphney 解說時用上 "The art of doing nothing" 一詞,很諷刺對不?在凡事講求正精進的勞動社會,放空本是藏於廁格隱於天台的Guilty Pleasure。現在,我們卻前仆後繼地付錢贖回安寧。 ...

東坪洲的日出.印象

旅行 3.1.18
跨年,今年只有口述回顧的動力。幸運是當你提議「不如我們輪流回顧關於對方的2017?」然後有人和應。 ...

我去了,人生第一個社交派對。

社會 3.1.18
這是寧願弱也無需逞強的時代。 2017年尾聲,成就大檢閱,別人看重的都不一定重要,回望倒影,有變成更美的人就好了。 ...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