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艾慕杜華《人聲》:用30分鐘 告別一段錯愛
12.8.21
【影評】艾慕杜華《人聲》:用30分鐘 告別一段錯愛
可以的話誰不想撇脫一點?奈何時間往往是關鍵。錯就錯在人人都以為人生是一部180分鐘的標準長片,如果知道我們都只有30分鐘的生命火花,或許我們都能像蒂達史雲頓一樣執起斧頭砍個痛快。
《人聲》是一場疫情下的告別禮,用最不捨又最瀟灑的方式,為仍然熾熱的一場錯愛,獻上最溫柔暴烈的道別。《人聲》改編自法國殿堂級同名舞台劇作,全片長30分鐘,故事講述一個女人得悉交往4年的戀人翌日即將與另一個她結婚,所面對的創傷、掙扎、憤怒與沮喪,並在最後跨過情感枷鎖獲得新生。
與艾慕杜華過往的作品比較,今次《人聲》同樣主力描寫他最擅長聚焦的女性,亦處處可見他標誌性的色彩美學,貫徹西班牙熱情奔放的個性作為電影底色;而穿梭在場景之間的不同名牌服飾、經典設計師家具更是教人目不暇給,一上映便引起了坊間的廣泛熱議,可說是落足心思的匠心設計。
《人聲》亦有不少創新的地方,例如這部電影沒有起用過往艾慕杜華合作無間的金牌女演員如Penélope Cruz、Carmen Maura,與剛踏入60歲,並榮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蒂達史雲頓首度合作,出奇地在疫情下聯手祭出一部英語電影,這也是艾慕杜華首部英語電影。這位西班牙名導在2019拍出的半自傳式電影《萬千痛愛在一身》(Pain & Glory)之後,仍然能在電影業界最難熬的封城時期,單是用上九日就拍攝出這部富實驗性且回應時代的新戲,令人不禁佩服。
《人聲》講故事的方式與舞台劇十分相似,一方面在於全片95%都只有一個演員,由女主角一個人與電話另一端的舊情人對話來推進劇情。整個空間看似人聲鼎沸,卻其實都只是女主角的個人獨白,既堅強,又淒涼。在馬不停蹄的獨白中,觀眾可看到一個人在愛情世界中可以是多麼的卑微,卻又能秒速將悲憤化為力量,挺起胸膛,替換衣裳。「我要學識收你線!」女主角對著電話的另一頭怒吠,她不需要得到回應,亦無需獲得允許,自強的自我宣言,是當代女性,及至每一位失意者必須靠自己尋回的聲音。
《人聲》雖然是舞台劇本改編的電影,但在電影語言之中,又刻意「穿橋」暴露劇場設計,讓電影與戲劇兩者不斷互相交換易位,拼湊出精彩的化學作用。電影不斷展示攝影棚中不常見的後台環境,時而跳回家居場景內,時而跳出場景,最後更借用一場大火來完成女主角的自我救贖,名為「家」的場景燃燒炲燼,再也沒有留戀的回頭路,人才可以勇敢地走出愛與慾望的輪迴,迎接強光中的未知與新生。
據說《人聲》原作是 Bad Ending,慶幸艾慕杜華將這個近百年前的法國劇本改成「偏執中帶點自愛」的短劇,由一場日常的 Airpod 通話講分手,探討高科技如何重塑人與人的溝通方式,由女王級演員蒂達史雲頓演活當代女性精神。細心觀看的話,其實更可以發現蒂達史雲頓從來都沒有明示過情人是男性還是女性,加上演員渾然天成的中性美(Androgyny),那套西裝的主人可會是一位女性情人?喜歡艾慕杜華的觀眾,相信都會對這個藏在衣飾背後的酷兒元素津津樂道。
文:一樹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