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方寸見人心》:尷尬就對了
23.2.18
今屆奧斯卡名單公佈多時,大家應該都將《廣告牌殺人事件》、《忘形水》及《以你名字呼喚我》等大熱看得七七八八了吧,好不好看,媒體早已「講到爛」,相信大家亦心裡有數。今次不如換個緯度,來看看角逐「最佳外語片」的瑞典電影《方寸見人心》(Square)。
最佳外語片向來都被視為獎季的滄海遺珠,縱偶有佳作但關注度仍然難敵主流大熱,就連筆者那位揚言要在獎季前看完所有提名作的電影界朋友,也將最佳外語片撇除Pending名單之外。難得的是,《方寸見人心》早前率先在康城影展打響頭炮,頂著最高殊榮「金棕櫚獎」的光環,電影敲定於3月1日全港公映,看膩了大熱猛片的觀眾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換個角度看看不那麼用力的作品。
《方》由《Play》《Force Majeure》的瑞典導演Ruben Östlund執導,故事講述來自社會菁英階層的博物館館長基斯頓,希望透過藝術展覽《方格》來宣揚社會公義,喚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懷,卻「口嫌身直」地做出眾多違背道德的幼稚行為。導演以跟蹤般的貼身角度捕捉知識份子生活上的不同面相,藝術當前一套話,藝術壞掉急轉彎,這不是大家熟悉的官場日常?
博物館館長在公眾場合被政治正確價值綁手綁腳,呼籲大愛公義信任卻率先失信於人,藝術一離開博物館就魔法失效,喪失High Art的帷幕遮陽(或遮醜),一切藝術宣言頓時化為空談。一場理想主導的實驗性展覽結果引發幕幕尷尬不安,一個方格就能看穿人心。
導演Ruben Östlund向來善於諷世,具體上,就是令人無比尷尬。前作《Play》就用上一幕白人「惡人先告狀」來揶揄中產的偽善和雙重標準。今次可謂雙倍加馬,將尷尬因子盡情放大,盡情探討責任與信任、富貴與貧窮、權貴和平民的互動關係。
猶記得接近完場前,身旁好友一直詢問:「到底在發生甚麼事。」這令我想起豆瓣電影網上,一則相當有意思的評論:「在北大看的,影院全場笑聲連連,記者控訴打壓言論自由、自我審查(其實這是一個笑點)之後,現場再也不笑了。這一刻我覺得銀幕就是那個方塊。」
無以名狀的尷尬場口,一次又一次地向觀眾襲來,並非「關家姐」那種尷尬到不敢重看的滑稽段子,而是因為事件令人看到自身,令人即使安坐在距離感極強的觀眾席上,亦有感「躺著也中槍」,大量對衛道之士、藝圈文壇和學術界中人的諷刺機關槍式掃射,試問誰能置身道外?
導演早前接受訪問,表示:「在當今個人主義澎湃的時代,人對於社區的意識逐漸模糊,大家對國家、媒體甚至藝術都非常不信任。」
尷尬就對了。這代表你還有感覺,還有思考、感受和自省的能力。全球化下,責任分散效應、信任危機並非只圍繞歐洲,暗流湧動,惡意早已潛伏在每一個高舉文藝旗幟,紫醉金迷的大城市之中,於人心深處蠢蠢欲動。
導演故意用上一群社會上流人士,再毫不留情地將他們的醜態盡現,無非想說危機無處不在,當人意識到的時候,可能早已窮得只餘下一方吋的仁義道德,任憑一身西裝革履亦始終欺瞞不到生活。
《方》在IMDB的評分達7.5分之高,評論卻相當兩極,情形有點像月前的電影《母親!》,被一小撮人愛不釋手。今次《方》借一場藝術實驗來諷刺人類愛裝腔作勢、道德敗壞的社會醜惡,啜核入肉到位,奈何151分鐘的片長未必人人受落,最終能否獲得香港影迷的青睞?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方格是一處聖所,代表信任和關懷。在邊界內,我們共享平等權利和義務。」
電影海報中的晚宴場景為片中一大高潮,菁英份子在消費藝術的同時面臨無助與失語,服飾劃分了文明的楚河漢界,危機當前人卻動不了一根指頭。
據說這一幕的概念來自1996年俄羅斯藝術家Oleg Kulik的行為藝術作品,由曾演出《猩球崛起》系列的Terry Notary重操故業,演活原始猿猴一角,成就緊張驚險的一幕。
《方寸見人心》 Square (2017)
導演:Ruben Östlund
演員:Claes Bang, Elisabeth Moss, Terry Notary
上映日期:3月1日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