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影評】《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隕石來時的眾生相

社會 28.12.21
【電影影評】《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隕石來時的眾生相Netflix新戲《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相當不得了。隕石即將於6個月後撞擊地球,OMG。最先發現的天文學家與他的博士生急不及待將這個噩耗公諸於世,聯絡政府機關、媒體,你以為全人類會珍惜最後時光拼死一博?不,People will just laugh at it.  ...

【電影影評】《DRIVE MY CAR》:如果濱口龍介是我的司機

映画 26.12.21
 【電影影評】《DRIVE MY CAR》:如果濱口龍介是我的司機濱口龍介的電影好看得來,總是有點「趕客」。新戲《DRIVE MY CAR》,文藝電影3小時的片長,是對觀眾耐性(和脊椎)的考驗。但最大的考驗,其實是我們能否放開自身對於語言、人性的認知和理解,像一張白紙,進入這個關於人與人互相了解、互相提醒的溫暖故事。要喜歡上他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要有一點相似的經歷,才能從寫實與奇想之中獲得共鳴,跟隨他的緩慢步伐,來到異邦。 ...

【藝術展覽】屬於香港的藝術流放——《請試著以雙手摘霧》

藝術設計 20.12.21
 如果,有人叫你以手摘霧,你會怎樣理解這個行為狀態?感覺少不免會進入「半杯水」的思維方式:到底是無用功,還是一種由形而下,通往形而上的新思考模式?安全⼝畫廊最新的藝術展覽《請試著以雙手摘霧》,由策展⼈林志恒,陳惠⽴・蟻穎琳・丘國強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組構出一個「不太傳統」的藝術現場,或許可以為大家帶來答案(更大可能的是帶著更多的疑問離開)。 ...

【電影影評】《蜘蛛俠:不戰無歸》:蜘蛛網能否修補遺撼?

映画 17.12.21
【電影影評】《蜘蛛俠:不戰無歸》:蜘蛛網能否修補遺撼?《蜘蛛俠:不戰無歸》千呼萬喚始出來,除了集合歷代最強 Cast 令人「大滿足」之外,對於老影迷來說更是只有「熱淚盈眶」四個字。(*無劇透討論) ...

暖胃又暖心的《昨日的美食》 電影版不日上映

映画 27.10.21
【暖胃又暖心的《昨日的美食》 電影版不日上映】說日劇《昨日的美食》的主角是「美食」,相信大家都會會心微笑。 ...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映画 24.10.21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有一種浪漫是季節性的。若不是踏足過夏日的西班牙,不會知道世上有些白天長達十六小時,在沙灘跑跑跳跳一整天,青春和活力仍然無處揮霍;若不是來過冬季的北歐,不會知道寒風中躲在家中暖爐旁的窩心愜意,Hygge 的意義超越語言直達心扉。相對於四季分明的異國,香港一直都缺乏一種來自季節變化的觸動,因而每次從電影作品中看到以季節為引子的故事,總覺得好像去了一趟旅行,眼前的景物在移動,而我安坐在黑房之中。 ...

【電影現象學】為何爆紅的是《魷魚遊戲》而不是《沙丘瀚戰》?

社會 14.10.21
【電影現象學】為何爆紅的是《魷魚遊戲》而不是《沙丘瀚戰》?又是《魷魚遊戲》(Squid Game)。不知大家最近有沒有一種睇到厭的感覺呢?劇集開播以來,話題絡繹不絕,由劇情分析、隱藏彩蛋,到劇評正反爭議、演員身酬、成功個案分析,以為終於講完可以 Move on,點知轉個身,人人在社交媒體爭相仿效當中的六個遊戲,周邊新聞有製糖餅老闆生意激增、巴黎出現劇集主題店、收視破 Netflix 歷來最高 ......  ...

【影評】《荷里活有個耆福黨》:仲識笑就有福了

映画 14.10.21
【影評】《荷里活有個耆福黨》:仲識笑就有福了羅拔迪尼路(78歲)摩根費曼(84歲)湯美李鍾斯(75歲)三人加埋超過二百幾歲,人生閱歷多到足足夠講兩世紀。雖然三位老爺子近年都相繼減產,但仍然不時都見到他們的客串演出,以彩蛋形式驚喜亮相。最近上映的新戲《荷里活有個耆福黨》找來他們三位擔綱演出,而且更是由頭帶到尾的主角,故事大玩老套到爆嘅「戲中戲」,幾位老戲骨在戲中浮誇演出,玩盡電影圈搵錢生態,是自嘲還是諷刺?無咁複雜,老頑童胡鬧一場,過足戲癮就夠好笑了! ...

【影評】《聖慾》BENEDETTA:上帝要你瘋狂

社會 14.9.21
【影評】《聖慾》BENEDETTA:上帝要你瘋狂《修女也瘋狂》是1992年的電影,2017年Sundance電影節亦放映過《修女姊妹團》,戲謔笑談修女的七情六慾,修道者也是人。2021年康城影展主競賽單元《聖慾》驟眼看來主旨相似,但如果只是另一部挑戰道德底線的作品,又何須動用到《本能》名導保羅韋浩雲操刀呢? ...

靜啦。那些要觀眾收聲嘅電影—— 《禁室殺戮2》《無聲絕境》

映画 5.9.21
靜啦。那些要觀眾收聲嘅電影—— 《禁室殺戮》《無聲絕境》《禁室殺戮2》入面殺人唔眨眼嘅盲翁,同《無聲絕境》入面嘅外星怪獸有咩分別?就係佢哋都好適合擺係戲院入面,睇下仲有無人敢唔熄電話入場。 ...

【藝術展覽】《山野禮贊》:「山中遊子」的香港神話狂想

風物 27.8.21
【藝術展覽】《山野禮贊》:「山中遊子」的香港神話狂想走進「山中遊子」位於尖沙咀的《山野禮贊》作品展,畫作背向西邊,午後陽光從清真寺方向射入,暖暖色溫,為畫作增加幾分異國文化的底色。異國感不是沒有根據,神獸、原住民、土著、海女、戰神,加上極具日本漫畫感的黝黑筆法——假若沒有畫家現身說法,單看畫作,大家或許會有一份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

洪水、回憶、放不下——《回憶潛行》帶出的3層思考

映画 26.8.21
洪水、回憶、放不下——《回憶潛行》帶出的3層思考《西部世界》(Westworld)聯合導演 Lisa Joy 的電影處女作《回憶潛行》(Reminiscence)不算十分好看,但當中帶出的幾點卻頗值得深思。 ...

【影評】《凶險假期》BECKETT:政治會找上你

社會 17.8.21
【影評】《凶險假期》BECKETT:政治會找上你去個旅行,沒想到捲入政治風波?如果以懸疑驚慄片來說,這個開局設定未免太過 cliché,尤其是國際關係如此緊張的大流行時代,就好像我在長洲遇到的美國人說:Everything is political. 一言一行都可以成為材料,誰又能獨善其身?《凶險假期》(Beckett)最近靜悄悄地在串流平台上映,作品在外地反應一般,但正正印證了「政治會找上你」這句話,甚有弦外之音。無獨有偶,部份情節亦正好呼應到現時世界局勢,有幾幕對香港人來說更是耐人尋味。 ...

【影評】炮灰的自我修養——DC宇宙新章《自殺特攻》

映画 13.8.21
 【影評】炮灰的自我修養——DC宇宙新章《自殺特攻》「佢哋瞓哂身拯救世界!」被譽為軟重啟的DC新戲《自殺特攻》海報上寫有這樣的宣傳字句,大家別被誤導!事關入場睇過這部新作的觀眾都知道,戲入面無人立志要拯救世界,只有窮兇極惡的殺人犯、瘋子以及幕後操縱一切的政權。無錯,從結果上,結局是主角一行人齊心合力解決滅頂之災,但當中沒有誰比誰高尚,也沒有誰的正義來得更合理,只有一群人各自為了當刻內心僅存的善意,彰顯出炮灰也有作為炮灰的自我修養。 ...

【影評】艾慕杜華《人聲》:用30分鐘 告別一段錯愛

映画 12.8.21
【影評】艾慕杜華《人聲》:用30分鐘 告別一段錯愛社會總是教人要 Move on,尤其是無力挽留的愛情。艾慕杜華編導、蒂達史雲頓主演的新戲《人聲》(The Human Voice)同樣講 Move on,但就只用了30分鐘來告別一段錯愛。 ...

【影評】濱口龍介《偶然與想像》:偏離正軌的文學奇想

映画 2.8.21
【影評】濱口龍介《偶然與想像》:偏離正軌的文學奇想有說人在旅行時,會比較大膽接受偶然的際遇,事關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偏離營營役役的日常正軌,我們都有獲得魔法加持的曖昧想像,魂牽夢縈。日本導演濱口龍介今年在三大歐洲電影展中屢獲殊榮,他勇奪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的新作《偶然與想像》,正是捕捉到一個個偶發性的驚喜時刻,為我們內心真實的情感打開一道大門,要出去還是佇足遠觀,就是我們與電影之間的距離了。 ...

【影評】港產片《殺出個黃昏》:倒數第二次優雅老去

映画 28.7.21
【影評】港產片《殺出個黃昏》:倒數第二次優雅老去前輩講過一句說話:「人生最難過的不是無,而是得到過,再失去。」如果這句話有觸動到你,新上映的港產片《殺出個黃昏》可能會令你對人生有另一番的體會。 ...

【流行文化】:愈來愈MEME 闖進全球首個MEME MESEUM

風物 24.7.21
【流行文化】:愈來愈MEME 闖進全球首個MEME MESEUM美國相簿網站Imgur有一句Headline:The magic of the internet. 相信 Meme(迷因)便是網絡帶給我們最有風趣幽默的魔法。要辨別一個人是否知曉 Meme 文化,觀乎他/她讀 Me+Me 還是 Meme 都已經足夠。有人認為 MEME 只是一小撮人的小眾玩意,難登大雅之堂,離開網絡更如同魚兒離開水,難以過度至三次元。事實真的如此嗎?最近 K11 Art Mall 有一個「MEME」實體展,將爆紅惡搞MEME圖將由線上搬到線下,結果開幕幾天都大排長龍。到底Meme的魔力係邊? ...

【藝遊展覽】昆蟲好靚?本地畫家「山有文西」的蝴蝶印記——《願山.蟲鳴》山系風鈴祭

藝術設計 22.7.21
【藝遊展覽】昆蟲好靚?本地畫家「山有文西」的蝴蝶印記——《願山.蟲鳴》山系風鈴祭人天生喜歡欣賞美麗事物,但對於大自然記錄者Mancy「山有文西」來說,她鍾愛的蝴蝶昆蟲並非人人欣賞,甚至有人會嫌污糟醜怪,敬而遠之。她藉著新展覽《願山.蟲鳴》山系風鈴祭,邀請大家近距離接觸蝴蝶——非蝴蝶真身,而是手繪在透明風鈴上的蝴蝶畫像。或者我們都可以暫時放下「#蟲蟲phobia」,鑑賞一下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

【影評】 《密室逃殺:倖存者遊戲》:生死遊戲 隱寓自由意志

社會 20.7.21
【影評】 《密室逃殺:倖存者遊戲》:生死遊戲 隱寓自由意志2年前的《密室逃殺》集合了娛樂片不可或缺的賣座元素:緊湊情節、精緻場景、遊戲規則、生死相博,故事愈精簡愈易明,門檻愈低愈吸引主流觀眾,結果成功刀仔鋸大樹,拍續集延續成系列電影實屬是意料之內。果不其然,2年後就看到續集《密室逃殺:倖存者遊戲》(Escape Room: Tournament of Champions)。 ...

【影評】紀錄片《醫官同謀》:平行時空下的白色恐怖

社會 16.7.21
【影評】紀錄片《醫官同謀》:平行時空下的白色恐怖不知從何時開始,高官間開始興起「比白還白」(whiter than white)這個說法。公道自在人心,我們都知道黑白如何在短時間內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定義,常識不再是常識。 ...

【影評】深作欣二《大逃殺》:當我們只可以有一個活

東瀛奇襲 7.7.21
【影評】深作欣二《大逃殺》:當我們只可以有一個活小時候看《大逃殺》,不怕血肉橫飛已經好威好潮好巴閉。人大了再睇《大逃殺》,原來最恐怖的,並非暴力血腥鏡頭,而是開篇大大隻字的BR法。 【影評】深作欣二《大逃殺》:當我們只可以有一個活小時候看《大逃殺》,不怕血肉橫飛已經好威好潮好巴閉。人大了再睇《大逃殺》,原來最恐怖的,並非暴力血腥鏡頭,而是開篇大大隻字的BR法。 ...

【劇評】山田孝之《全裸監督》:要人全裸 必先自裸

社會 3.7.21
【劇評】山田孝之《全裸監督》:要人全裸 必先自裸《全裸監督》是少數Netflix一上架我就會想立即開始追的作品,也不是什麼紳士理由,全因這部劇中的人物還有做夢的熱情,即使命運弄人,他們仍然熱切地期待未來,打破一個又一個被認定為不可能的框架。即使我說的是拍色情片,Aka 鹹帶,只要用心拍,都一樣那麼熱血又動人。 ...

【觀展筆記】《IG碼頭》InstagramPier:香港有個IG工廠

風物 25.6.21
 【觀展筆記】《IG碼頭》InstagramPier:香港有個IG工廠走進新展覽《IG碼頭》(InstagramPier),迎面撲來的是多達1,400張正方倒的IG打卡相,不期然想起一句說話:「Instagram改變世界!」以前聽到這句說話,多半都只會想到社交媒體上的瘋傳帖文、熱爆打卡相等等,好似只要你不主動參與其中就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細心留意我們身處的城市,多少地方因為「打卡able」(註:具有打卡潛力)而慢慢被重塑,發展出新的形態和氛圍? ...

【藝文對談】人生沒有捷徑——本地木工單位「一木」

藝術設計 25.6.21
【藝文對談】人生沒有捷徑——本地木工單位「一木」記得第一次看《An education》,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句影評。戲中準大學生少女遇上金主,一度走進衣香鬓影的浮華生活,物質用拿的,幾乎不需要有錢的概念。看似不用努力便成人生贏家了,但這樣的成功,也不算真的的成功。後來二人感情破裂,少女一夜回歸平凡,還有甚麼留給她?就是讀書的機會了。少女堅定重返校園,哈佛畢業,贖回人生的主導權,也許未來也不會像今宵一刻那般榮華福貴,但學識是你的,別人偷不走,股市震不碎。 ...

【日劇】小林聰美《森林民宿》:日劇中的「補師」

東瀛奇襲 23.6.21
【日劇】小林聰美《森林民宿》:日劇中的「補師」每日打開新聞,都覺得時局在挑戰香港人的抗壓力。偶爾想喘一口氣,又會因為好像走咗去「娛樂」而莫名內疚。當確定迷思成為日常,回應時代的方法其實也有很多,例如好好把身體照顧好,細緻地活好每一茶一飯的精髓。日劇之中,在嚴肅與搞笑之間,還有一條小小的支流。毫不費力地療癒人心,又能透過日常對話帶來啟迪,解憂小品,猶如日劇之中的「補師」。 ...

【影評】陳健朗《手捲煙》:回望新香港

社會 22.6.21
【影評】陳健朗《手捲煙》:回望新香港新晉導演陳健朗的首部長片《手捲煙》,全片110分鐘都散發著一道濃烈的煙草味。導演說,這是一部聚焦「身份議題」的電影。 ...

【日劇】《短劇開始了》:人生如戲 我接的卻是一部爛片

社會 17.6.21
【日劇】《短劇開始了》:人生如戲  我接的卻是一部爛片2021年春季日劇《短劇開始了》是近期熱話,單是有村架純、菅田將暉、仲野太賀的黃金組合就教人眼前一亮,但起初看劇情簡介,可能會令你摸不著頭腦,甚至會因為設定平淡而卻步。但這日劇不單只賣卡士陣容,嚴謹札實的劇本和一眾新生代的爆裂演技才是主菜。 ...

【影評】《漩渦:恐懼鬥室新遊戲》:無「Jigsaw」的恐懼鬥室 今集高舉正義法槌?

社會 14.6.21
【影評】《漩渦:恐懼鬥室新遊戲》:無「Jigsaw」的恐懼鬥室 今集高舉正義法槌?《恐懼鬥室》翻拍又翻拍,沉寂過一輪後,17年乘上荷里活的 Reboot 熱潮翻生,最新一部《漩渦:恐懼鬥室新遊戲》(Spiral)連SAW之名都承擔不起,直接變「啟蒙作」,由黑人喜劇演員 Chris Rock 擔綱及投資創作,結果如何? 大概只有「懲罰黑警」這一點最值得討論。 ...

【影評】李駿碩《濁水漂流》:無權者的存在

映画 13.6.21
【影評】李駿碩《濁水漂流》:無權者的存在和《濁水漂流》編導李駿碩對話,你會發現這位新聞系出身的香港新導演,回應得非常緩慢,好像每一次表達,都要從浩瀚辭海中拾起十個八個字義相近的字句,逐一推敲琢磨,遂慢條斯理地組構出最適切的答案。據聞已故的電影界前輩廖啟智也是這樣,試過在訪問中出現長達一分鐘的靜默。有說,那是一種歲月歷練換來的謹慎。放之於李導身上,除了慎重,你還可以看出那份遲疑不決出於關懷。 ...

【港式風物】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莫非你就係粵文新潮流?

社會 8.1.21
【港式風物】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莫非你就係粵文新潮流?讀日文嗰時,總係覺得日本文化入面嘅「內」同「外」好煩好難分,但後來細心諗,香港人都係非常擅長公私分明嘅民族,至少在「書寫」呢件事上面一定係。唔係咩?我哋會分得好清楚咩係口語,咩係書面語,講嗰時用咩,寫嗰時又用咩。除咗一般同朋友傾歇、Whatsapp 傾公務等情況以外,我哋幾乎好少會將粵語、白話寫出來。寫文、創作唔再講,一般情況下嘅落紙落筆,都會自動波粵轉中,因為怕用得唔夠啱,唔夠得體,中文硬係高雅一等。呢個概念,會唔會係由於細細個老師就同我哋講:寫口語就係「錯」,要扣分,要改正? ...

【雞公嶺2021】山的美麗與哀愁

社會 6.1.21
【雞公嶺2021】山的美麗與哀愁2017年3月,雜誌社要做一本環保專號,我負責電影版,揀選了齊柏林的《看見台灣》,那時他健在,而我第一次透過他的作品讀到「美麗與哀愁」這一句。未試過親身踏足,真的不會意識到這句話的份量。 ...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