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評《第三度殺人》:於是就有了金田一

映画 27.11.17
如果說《第三度殺人》帶出甚麼樣的道理,那就是解釋了《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由來。 「法律面前,____。」後面四個字,以前大家都會不加思索地認為是「人人平等」,現在腦海中浮現的,很可能是另外四個字。 ...

入沙田,見阿愁|《彼思動畫30年:家+友‧加油!》

藝術設計 21.11.17
由1995年的《反斗奇兵》到2015年的《玩轉腦朋友》,畫面進步了,我們長大了,社會換了個樣,唯獨Pixar筆下的動畫角色總是那麼立體有個性,無論是王子還是乞丐,是英雄還是大壞蛋,都永遠有人愛不釋手。故事發人深省,角色獨一無二,這一點30年來都沒有改變。 ...

香港不單只有麥兜|《港式動人動畫展》

藝術設計 21.11.17
《彼思動畫30年》展覽盛大開催中。在欣賞Pixar的同時,可有想過香港也有一班動畫師,默默獻出相當的心力和時間給動畫創作?背後的創意和熱誠委實不亞於外國名廠。 ...

影評《希望在彼方》(The Other Side Of Hope):尋夢異鄉人

映画 19.11.17
中學時代,英文老師最愛播近半世紀前的懷舊電影鼓勵多元化學習,幾乎無人避得過《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洗腦曲目。以前的電影,沒有花巧特技或甚麼偽紀錄片第一身視角,是電影,就誠實地用戲劇和風趣的手法再現人生百態,玩味而不羞於直白,甚至視之為一份可愛喜感。芬蘭名導Aki Kaurismaki的喜劇新作《希望在彼方》(The other side of Hope)本月上映,舖排和畫面氣氛,同樣充滿著古早電影的既視感。 ...

【影評】UP不出名字的電影:雷神乜乜乜

映画 17.11.17
先解題,”UP乜” 是香港人愛用的廣東俚語,中文原字為「噏」 ngap1,「噏三噏四」、「發噏風」都意指人胡說八道。「噏」即是說話,但唸起來往往比「講」和「說」來得更貼切有味道。 雷神電影系列來到第三集,娛樂性上升了幾個層次,好多人都會說Marvel英雄電影愈來愈懂得掌握Blockbuster的喜劇節奏,三不五時就發放笑彈,劇情簡單足料就夠。爽片嘛,最重要是全程無冷場,觀眾才會覺得值回票價。 ...

影評《再見魅了緣》(A Ghost Story):以虛無秤量現實

映画 14.11.17
我倆雙雙從電影院出來,泡浸過92分鐘的無聲與虛無,我們沉默不語。 「我唔明啊。」朋友說。電影不是懸疑科幻片般的艱澀難明,或要人在短時間內處理龐大的信息量,而是一片無盡無間的慘白,直教人霎時間分不清上下左右。 ...

影評《情謎梵高》2017:世界容不下美好的你

映画 9.11.17
「你 聽過梵高吧 值幾多百 他那人格 難剖白 求存人人明白看 他有權亂去畫 也許口袋 也不至一片空白」 ...

影評《乒乓情人夢》(ミックス)|情場無打和

映画 8.11.17
如果你是獎門人的Fans,電影《乒乓情人夢》未必是你杯茶,球賽終要分勝負,最後運動、戀愛都沒有打個和,爽快俐落。 由「國民女友」新垣結衣領銜主演的新戲《乒乓情人夢》頂著「結衣BB」的光環而來,未上映經已輕取80分。還嫌不夠?片方直接再送上演技日漸成熟的型男瑛太、已成賢淑主婦的廣末涼子加上遠藤憲一、蒼井優等王牌配角,全片滿佈傻氣笑點,日本編導玩起「無厘頭梗」來亦毫不手軟,勢要令人輕鬆無腦度過兩小時,笑足全場。 ...

【專訪】變性人剖白:我們認真地活著

社會 7.11.17
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故事中的小女孩名叫Tomo(小友),香港亦有一位Tomo,不過她反而站在凜子的立場,經過長達7年的性別重置手術,現在她正積極展開作為女生的第二人生。Tomo自問不是編織能手,但若論勇敢面對真我這回事,她們是同樣的認真。 ...

影評《當他們認真編織時》2017|變性人可以成為媽媽嗎?

東瀛奇襲 7.11.17
日本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姍姍來遲,年初在柏林電影節得獎後迅速掀起話題,誰知連台灣上映後香港亦一直只聞樓梯響,本月終於乘著香港同志電影節之熱潮而宣告正式公映。每次跨性別主題都不免渲染悲情,今次電影由女導演荻上直子操刀,從平凡的生活入題,以小孩子的視角再看成年人的世界,將跨性別者、家庭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交織於一起。 ...

影評《叛逆字傳:我的麥田捕曲》2017|出版凌駕一切?

映画 6.11.17
電影的對白不用多,精警的,一句足矣。 新戲《叛逆字傳:我的麥田捕曲》本週上畫,當中的一句「Publishing is Everything.」,就道出了每一位文字創作者的叛逆字傳。 ...

日清產吃麵消音器|讓尷尬化成流水

東瀛奇襲 1.11.17
日本經常都會推出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奇趣發明,但若然你真的使用時,又會發現這其實是他們用心對待每一個生活細節的堅持。 就好像最近杯麵大廠「日清」拿出了一款名為「音彦-OTOHIKO-」的高科技餐具,驟眼看來像一支電動牙刷,原來背後是為了針對吃麵總愛吃出「雪雪」聲的日本餐桌文化而設計,為減少與外國人用餐時可能引起的迷惑和尷尬,「音彦」會將吃麵時的噪音加以處理,並透過手機轉化成流水聲般順耳的溫和音效,讓不同文化的人都能以自豪的方式吃麵同時和諧相處。 ...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