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第一眼戰線》A Private War:「隻眼開、隻眼閉」的人性戰戮

28.1.19


看得戲多,不時都會被問「套戲好不好睇」,爛片倒是好回答,好些電影真的不能妄下定論。比起「好睇」、「必睇」,最近更慣常說「值得睇」。值得,可能因為演技爆燈,也可能是題材出眾,雖然未必是連場好戲,但若然完場出來自問「有嘢拎走」,比起兩小時感官刺激可能來得更值回票價。電影《第一眼戰線》予我的感覺,就傾向是意義大於作品本身。


「紀念戰場的獨眼玫瑰,一場不能『隻眼開、隻眼閉』的人性戰戮。」


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用電影這個嶄新媒介來呈現美國「獨眼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的傳奇事蹟。一般人對記者的印象,可能都從她的文字開始,她的筆名,她的選詞用字,她刻意加粗字體的引述,再來就是她的世界觀,她善待的事件,她嚴苛批評的人物和議題。朋友說讀久了一個人的文字,就會開始認得某種風格,往後翻閱,單從標題就大抵能認出出自何人手筆。未知瑪麗科爾文的忠實讀者看到這部電影時,會不會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呢?

對於不認識這位戰地女記者的觀眾而言,《第一眼戰線》可說是一個相當易入口的開始。電影以瑪麗科爾文在個人訪問中的一段sound bite展開,再以同一段sound bite告終,大局已成,值得了解的,是背後的動機和精神。


瑪麗是報章國際版的台柱,天性勇悍無懼,從業以來就不斷深入烽火大地揭露殘酷真相。奈何上得山多終遇虎,開場不久就講到瑪麗在斯理蘭卡的戰場中失去左眼,正常人大概就此買到教訓,淡出前線。但瑪麗卻戴上一個badass的黑色眼罩捲土重來,殺入中東地區大無畏。她不怕嗎?怕,而且飽受精神煎熬。但人生在世,總有使命,就像對她又愛又恨的編輯說:「自願跑到戰場的不是正常人,但我們正需要這些非常記者。」

但就算英勇如瑪麗的人,去到最後也是被動而無力的。片中多番描寫到新聞從業員對真相、公義和人性光輝的追求,而當中最關鍵的其實就是人性光芒。

人力有限,身在前線,很多時也只能目送一個又一個的生命離開,晚上回到安全區疾筆狂書,故事化成原代碼寄到先進國家的人們手裡,還需要有心人去關注這些不太切身的國際大事。而事實上,血腥很快教人麻木,槍戰不如貓咪吸引,前線記者不想去猜測結果,踏得上黃沙,就繼續相信人性之善。幾許風雨,瑪麗這份視死如歸的堅持,可算是從一而終的典範。


《第一眼戰線》的說服力,很大程度歸功於裴淳華(女主角Rosamund Pike自取的中文名)的上乘演技,由第一幕開始由頭帶到尾,令人深深感受到眼前的就是瑪麗科爾文本人。對於演技好壞,我個人的標準是,能否使觀眾對演員過往演過的一些名角過目即忘,每次見都仿如初見,《Gone girl》中的瘋狂太太不再,今次裴淳華明顯換了個靈魂,演活一個見過世面、飽歷風霜的老煙槍。對照片末的真實採訪片段,這次演出可謂入木三分。情節方面,大概因為受制於本身的史實,劇情推進都相對易估,缺乏驚喜。但仍然是一部穩打穩札的戰爭 b-side 作品。

對從業者而言,最大的感觸的相信會是那句「支持下去只因對人性光輝仍然存有希望」。而事實上大家都深明,寫得再sentimental,遠在異國前線,也只能希望身在Newsroom的人肯將「真相」擺上頭版,讓大都會城市人在優雅的早餐會上讀來輕嘆一句 Holy Crap,在認為已對戰亂眾生寄予足夠的人文關懷而感覺良好以外,還會繼續去在意多一點,以致帶來影響吧。


猶記得早前曾與朋友討論,或許,電影會是歷史最好的載體。歷史書已out,當代精神是,寧願用看Fiction的心態去閱讀故事,從零碎但精要的片段中理出歷史脈絡,再慢慢拼湊出過去。就算多一點煽情作調味也無妨。就好像韓國的「逆權系列」,《熔爐》成功翻案修例,《逆權司機》將光州事件推上熱搜。說民意覺醒、社會運動是從電影院開始也絕不為過。

文:一樹
劇照:網上圖片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