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初代眼鏡男
25.9.20末代皇帝溥儀:初代眼鏡男The Last Emperor
以往觀影,總對歷史題材的作品有點卻步,怕悶又怕唔熟書,未必消化到錯綜複雜的史料。今次邀請朋友陪同入場看重映的經典電影《末代皇帝溥儀》,十個人之中幾乎只有一個人應約,難得的賞識,也許友人是隱藏的貝托魯奇死忠,或像我一樣,單純想在歷史真相進一步被埋沒之前,好好了解一番。《末代皇帝溥儀》說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但處於大時代夾縫裡那種不由自主的命運,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說,卻是這麼遠,那麼近。
「溥儀」,在大眾文化之中,可能是先是一幅眼鏡,再來才是一個人。
即使你未必知道溥儀如何走過他顛沛流離的一世,但你都一定會對那個經典的民初Style圓框眼鏡款式有印象。有趣的是,從西方視角切入的《末代皇帝溥儀》沒有花過多篇幅描寫溥儀如何成為「眼鏡男」,反而花多了幾筆講述清末宮中上至貴妃、下至宦宮、宮女都對戴眼鏡此一舉動的排斥和厭棄。
「沒有皇帝戴眼鏡的」,她們在一旁皺著眉呢喃。溥儀選擇戴上,不是為了成為今時日本文化中那種知性、書卷味鹽系「眼鏡男」,而是他要看清事實,擁抱理學與西方文明的洗煉。但諷刺的是,這眼鏡一戴上,果真就沒有皇帝做了。末代皇帝,對倒初代眼鏡男,開啟動盪、變革的大時代,淹沒於封建、破落的舊時代。讀懂的人,自能感受到宿命般的歷史洪流,溥儀,或你或我或他,何嘗不是洪流中的一根浮木,停留不下,靠不上岸。
《末代皇帝溥儀》為意大利新浪潮名導演貝托魯奇的傳世之作,首映於1987年,距今已有30年以上,當年上映一舉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劇本等9項奧斯卡金像獎,可以說是「有生之年」(必睇)的電影之一。
電影以中國帝制皇朝之殆落這段史詩式歷史為背景,古代歸古代,但一點也沒有那種古裝、宮廷戲碼的陳腔濫調,尤其是全片中無論是中國人、日本人抑或西方人,幾乎都清一色講英文溝通,對於第一次看的觀眾來說,著實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令筆者不其然想到以前不小心按到麗音聲軌的大陳年往事。
情況好比馬田史高西斯翻拍《無間道》,但就起用香港演員在香港實地取景,卻是全英語對白(是要連一般老百姓都識講英文),想必大家都會不禁產有一種疏離感。貝托魯奇並非華語用家,相信他亦未必想到這種語言上的錯置感,但對香港觀眾來說,這份疏離,正好提升了這部電影的魔幻寫實感,直到最後一幕,我們也不能確定長達近三小時的電影中,哪些是藝術改編,哪些是真人真事。畢竟,溥儀的一生,可說是比虛構小說來得更曲折離奇。
離開歷史的框框,如果單講「溥儀」這個人物的形象,《末代皇帝溥儀》可說是人物描寫的上佳之作。不少電影迷紛紛鑽研電影中的符號意象,包括多次出現的大門,如何象徵這位末代皇帝被「囚禁」的一世,再一次印證權力背後的孤寂在不同時代下卻是那麼的相似;而中學「世界史」課程中必然會提到的「滿州國」段落,也在這部電影中獲得更多元和細緻的呈現,「溥儀」也從中學生眼中的傀儡笨蛋中,補足了相當豐富的人物弧度,甚至乎我們都會不禁代入,如果你是溥儀,那個童年時就被賦予天命與皇座的 Royal blood,亂世之中,你又會接受日本方的扶植賭一把嗎?
《末代皇帝溥儀》的成功,既歸功於亞洲第一名草尊龍的絕佳演繹,也結合當時中國改革開放的天時地利人和,當然還有大家最喜愛的板本教授之音樂和演出,看著「重映」二字在海報上,深深覺得是時代選上了這部電影,在美好的80年代誕生,記錄了中、日、意等多國聯手的黃金陣容。歷史總是重複著,但紫禁城綠燈大開給外國劇組拍攝,板本龍一中日兩地跑神速起貨的鬼才配樂,還有尊龍金閣寺一般的傳世美貌,也將永遠留在黃金夢鄉似的80年代,漸漸在記憶中遠去。可是只有重映之時,我們才能可以重溫那段輝煌歷史,末代章節中的末代曲。
文:一樹
圖:《末代皇帝溥儀》劇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