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青海波|由和柄到平安京之雅樂
18.10.17
具有豐富歷史和文化涵義的「青海波」,原來在飛驒高山被用作免費 Wi-Fi 的標示,扭橋得來又能保持美感和意境,真的服了日本人的創意!
話說很久之前搭單淘寶買了一個「日本風花紋」的吉田包,當時傻傻的分不清咩花撞咩紋。「靚囉」,於是就買了。最近寫關於日本圖樣的專題,終於知道原來那叫做「青海波」。以下就是京屋染物屋(岩手縣之藍染著物工房)的說法:
青海波(せいがいは)
圖樣起源於波斯國,由絲綢之路傳到日本,早在《源氏物語》中亦有相關的記載。視覺上,青海波由一片片如同魚鱗般排列的半圓組成,取像自大海上重複又穩定的波浪,不似《神奈川沖浪裏》的激昂氣魄,反而散發著一股平穩和諧的安定感,故在日本文化中擁有平靜、安祥的寓意,素來被日本人視為吉祥的圖樣。
那麼為何只有飛驒高山會將之用作Wifi標示呢?原來是因為青海波在政治上是一種權威象徵,在江戶時代,就只有德川將軍家能夠使用,當時德川幕府直轄地為高山飛驒,古時青海波為當地的圖騰,現代就作為免費 Wi-Fi 的標示再現人前。
青海波作為雅樂/
再追溯遠一點,青海波原來是中國唐朝(就是唐太宗楊貴妃那個年代)在大時大節演奏的雅樂,大家都知道流傳至今的日本傳統文化中,有不少都是來自大唐的習俗,而青海波就亦是傳到東瀛的一例,有興趣知道更多的話,不妨參考一下日本古籍《源氏物語》的記載。
當我們談到雅樂中的《青海波》,就必須知道這首日本家傳戶曉的舞蹈名曲,其實早在平安時代就經已盛行。據悉青海波由選角到製作都十分講究,首先舞者都會由當時得令的貴公子擔當,他們會帽簪鮮花,眉目如畫,一步步隨韻律節拍翩翩起舞。而表演時機亦不能亂選,大多會揀選盛大宴會助慶,尤其是春秋花祭這些舉國共襄的節目,以及連外國人都慕名而來的櫻花祭中,《青海波》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下次大家去日本賞櫻時,也不妨留意一下有沒有機會一睹《青海波》的身影!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