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24.10.21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有一種浪漫是季節性的。

若不是踏足過夏日的西班牙,不會知道世上有些白天長達十六小時,在沙灘跑跑跳跳一整天,青春和活力仍然無處揮霍;若不是來過冬季的北歐,不會知道寒風中躲在家中暖爐旁的窩心愜意,Hygge 的意義超越語言直達心扉。

相對於四季分明的異國,香港一直都缺乏一種來自季節變化的觸動,因而每次從電影作品中看到以季節為引子的故事,總覺得好像去了一趟旅行,眼前的景物在移動,而我安坐在黑房之中。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期待已久的《邂逅愛之夏》近日上映,不知是不是因為一個「夏」字,總覺得《邂逅愛之夏》充滿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影子。雖然狀似,但《邂逅愛之夏》不單只有夏日的加持,還有一場遠走天涯的公路之旅。

相對於一個在意大利南部小鎮兩個男生萌生的愛情,《邂逅愛之夏》更著墨於行旅與探索,一個沒有家庭為單位的孤旅,一個好比《情留半天》一樣令人心醉神迷的異地邂逅。

凡走過的路都會留下足跡,凡一起經歷過的都會令該記憶留下對方的烙印。《邂逅愛之夏》講述來自希臘海邊小鎮的域陀經歷親人過世後,毅然開始一段人生之旅。他坐上橫跨伊奧尼亞海的渡船,期間邂逅德國男人馬蒂亞斯,二人結伴同遊,一路向北,在路途上相互吸引,意亂情迷之際,亦為對方帶來人生種種難題的「答案」。

《邂逅愛之夏》的故事很簡單,主要角色一隻手數得完,變化雖少,但絲毫不會沉悶。緩慢的步調和節奏,正好可以讓都市人卸下勞碌,悄悄坐上兩位主角的車的後座,一同參與這場終點未明的公路之旅。




我們無需用「同志電影」的標籤來框著《邂逅愛之夏》,電影既無明確表明二人的性傾向,亦不是要探討二元性的性別身份。一切都是流動的,而這份流動性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貫穿整部電影中的汽車。在電影世界裡頭,車輛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既是交談的私密空間,亦可以將角色調動到不同地方,引發新的事件章節。

如同香港電影《叔叔》中的紅色的士,一路上承載著兩位叔叔的關係演變,當家也不能成為同志鬆容安待的空間,一輛自主獨立的的士,驀然成為了深櫃同婚老同志的最後堡壘。

《邂逅愛之夏》的車不是主角域陀的,但卻是主角內心極為重要的避風港,是對治孤獨不安感的一支強心針。人在異地,人生路不熟,有車至少可以繼續前進,累了也可以暫時遮風擋雨,這也說明了為何當域陀誤以為車被德國男子偷走後展現出強烈的惶恐不安。

正因為車很重要,是獨立性的頂樑柱。由此接納另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上車共乘,需要無比的勇氣和相互理解。萬里路途之中,看過如詩如畫的風景,也造就了兩顆心的互相試探、猜度、依靠。當中那份既像是偶然,卻更近乎必然的浪漫,相信正是「一期一會」的珍貴之處。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邂逅愛之夏》沒有刻意派糖,公路之行二人多次爭執、憤然離去,數度分離過後,仍然回頭相聚,愈走愈近,親密戲份卻僅僅點到即止,鏡頭克制、內儉,導致演有意為之。

沒有力竭聲嘶、大悲大喜,兩位主角很多場戲都沒有講話,反而借用細微的身體語言、臉部表情來透視內心世界,未準確道明的情感,存在更多的曖昧與詮釋空間,往往更令人心癢難耐。

同場一同觀影的朋友,皆異口同聲讚歎《邂逅愛之夏》的取景一流,很多場景都令人想立即跳上飛往意大利的長途機,一路直奔!在導演和攝影師的鏡頭下,歐洲大陸宏大、壯闊,亦有幾乎是夏日符號的優美湖泊、裸泳,美得幾乎令人覺得故事怎樣都好了,單是畫面、構圖已經值回票價。


【影評】《邂逅愛之夏》: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


或許,人生就是要過一個刻骨銘心的夏天,大膽輕信一個陌生人,且看緣分將我們領到哪兒去。《邂逅愛之夏》就是一部玩味偶然邂逅的細膩作品,無論你可曾踏足過戲中的歐洲各國,只要曾經以旅人的身份飄泊過異地,自會從中找到一點回憶,一些些曾經的自己。

《邂逅愛之夏》很純粹地美好浪漫,引人期昐。一路上人雖渺小、迷失,但慶幸有過這麼的一個人,沿路同行,將你從低谷中拉扯出來,在荒廢的游泳池上吟詠即興的詩篇,為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醍醐味。

惟一的抱怨,就是80分鐘片長真的太短了,電影在一個明明可以再繼續的地方慢慢淡出收尾。私心希望情節可以再豐富一些,那夜可以再綿長一點,你說多好?



邂逅愛之夏 (The Man with the Answers)

編劇/導演:斯特里奥斯卡米蒂斯
主演:華西利斯馬古利奧蒂斯、安東威爾、史黛拉弗羅格妮
片長:1小時20分
語言:英語、希臘語、意大利語、德語 (中英文字幕)

文:一樹
圖片:《邂逅愛之夏》劇照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