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亞洲首個同志藝術展台北開幕

8.9.17


 “Only in the darkness can you see the stars.” ──馬丁·路德·金。

象徵希望的光,為世人所好,奈何最耀眼奪目的光不在白昼,反而在黑暗中顯露,為人們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帶來動力。這道光,今次就成為了亞洲地區首個同志議題展的主題。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本月於臺北當代藝術館開幕,為亞洲首個以同志議題為主軸的國際巡迴展覽。展覽邀請到22位藝術家參與,聯手建構出二戰後華人LGBTQ社群的生活故事,匯聚成當代亞洲同志的歷史河流。本回我們越洋訪問策展人胡朝聖,由他來帶領我們逐一細賞這道光折射出的人文藝術意象。

開版圖片:《秘密房間》 顧福生


Q:光.合作用有何意思?

展覽以「光」作為展覽主題名稱,希望回應同志社群裡以彩虹作為符號象徵和平、愛和多元訴求的歷史。彩虹實為光的折射,不同色彩本為一體,藝術的展現以及同志議題的探討如光譜一樣擁有多樣和包容性,絕非光明與黑暗兩端的二元對立。

Q:萬中無一的展覽?

相較於西方,華人藝術圈在同志議題上的表達相對有限,尤其在官方美術館更處於一種無聲、失語狀態。「光‧合作用」為首個在華人官方美術館展出的同志議題展覽,作品年代橫跨近50年,形式包括繪畫、裝置、雕塑、影像、印刷、攝影等不同媒介,本質上就是一個二戰後華人同志的生命史以及相關內容的藝術史切面。


《半島玉》 黃馬鼎

展覽觸及的內容廣泛,包含身分認同、平權議題、媒體獵奇、社會壓迫、歧視汙名、情慾、生死等等,聚焦於LGBTQ面對的真實困境、現實與極有可能在未來創造的社會結構翻轉。

Q:性別多元議題上,藝術創作能帶給大眾甚麼新的思考方向?

今日的臺灣,同志人權為臺灣年輕人熟悉、理解和支持的課題,但同時社會上仍然存在不少反對聲音,歧視暗藏於生活細節中。而每當談及理想社會的想像,同志身分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的非我族類。這時藝術創作就成為了構築社會多元議題的對話媒介,讓人與人之間多樣的思想風景,在靈活互動中建立熱忱而溫暖的關係。

《紅裙少女》席德進|同志議題在藝術的表現上大多顯得幽微、隱晦,或是多以符號暗喻的曲折方式呈現,即便如此,仍無法阻擋藝術家們勇於展現自我的強大意志力,帶出觀念先行的藝術思辨。

Q:展覽中,哪件作品會令香港人最有體會?

同樣討論身分認同,生於香港的藝術家曾廣智,透過中山裝作為標誌,開啟了「東方遇見西方」攝影創作計畫;儘管作品的內容意涵並不直接明顯指涉同志身分,而是藝術家對自我國族身分上的探討呈一位來自東方世界的中國人,在周遊西方著名文化景點的過程中,引發觀者對於偌大的國家集團及全球化的歷史思考,以此意義延伸,可能暗示作為多樣社會族群身分在主流社會下的邊緣位置關係。


身份認同質詢?
《東方遇見西方》攝影系列

1979年,曾廣智於加拿大的一間舊物店見到一套中山裝,令從未踏入中國土地的他對自我身分感到十分好奇。及後,他開始以中山裝作為東方身份的標誌,四處拍下置身於西方地標建築下的照片,希望喚起人們對於隱藏物象背後主權力結構的關注。

───────────────────────────
編輯精選作品 率先預覽!


《激情》 王俊傑

全新錄像裝置,關於狂想者日常生活之激情的墜落。挪用了德國導演Fassbinder、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Jean-Luc Godard以及早逝的英國服裝設計奇才Alexander McQueen等人的作品意象,藉由超越現實的時空場景,指涉肉體愛慾的激情。


《門》 西亞蝶

作品多涉及男男性愛關係,透過花、草、傳統符號等元素,表達對於性的純淨與歡愉的展現。今次透過「門」的意象,表達同志於「櫃子」內的壓抑,更可以直接從「門」系列中看到藝術家徘徊在門內與門外的生活狀態,和對傳統異性婚姻的反抗。


《生死威尼斯》 黃漢明

為翻拍經典電影《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所完成的三頻道錄像作品,黃漢明在此創作裡一人分飾兩角,同時扮演老去且即將病逝的音樂家與年輕俊俏的美少年。兩人穿梭於城市數不盡的巷弄運河中,反映出真實生活中對於慾望投射及無法寄託的複雜情感。


《消音狀況》 楊嘉輝

消音非等同沉默,而是一種對於聽覺的重新想像與建構。《消音狀況》有意識地抑制日常主導的聲響,反而將歌唱者的呼吸、肢體動作來回間及翻閱樂譜的聲響一一表露無遺,從而誘發觀者省思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關係與態度,揭露「不被聽到」與「被邊緣化」的存在。

為呼應同婚合法化的時代改革,臺北當代藝術館邀請策展人胡朝聖策展。
首次在亞洲地區以展覽的形式表現同志的心靈世界與美學價值。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7年11月5日
場地: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票價:NT50
Website: www.mocataipei.org.tw

TEXT: 一樹
PHOTO: MOCA
原文刊於Metropop #573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

Editor's Pick

Facebook

Instagram